今天分享下,这个只是小编家的做法,每次也会根据买到的摘到的叶子做调整,每家的做法其实都会有些不一样,仅供参考。
图1 是准备材料(茶叶,花生,芝麻,金银花,菊花叶,车前草,艾草,芹菜,茴香,珍珠菜,枸杞叶,油麦菜,大葱,大风草,神仙草,黄皮叶子)

图2 用擂茶钵开始擂,怕麻烦可以直接用搅拌机。

图3 擂好之后,煮开再过滤。

图4 煮好的擂茶。

图5 可以加上喜欢的配菜。

图6 最后撒上炒米和花生。

擂茶又名三生汤,起于汉,盛于明清,流传已久。关于擂茶的起源,目前公认的说法为广东省揭西县河婆镇南关城老妇人何婆售卖的街边小吃。当时的南关城是潮汕和惠州经商的必经之路,而何婆的擂茶解决了往来客商的疲劳,因此名声远播。益阳安化、桃江、常德等地。起于汉,盛于明清,流传已久。擂茶一般都用大米、花生、芝麻、绿豆、食盐、茶叶、山苍子、生姜等为原料,用擂钵捣烂成糊状,冲开水和匀,加上炒米,清香可口。
作擂茶时,擂者坐下,双腿夹住一个陶制的擂钵,抓一把绿茶放入钵内,握一根半米长的擂棍,频频舂捣、旋转。边擂边不断地给擂钵内添些芝麻、花生仁、草药(香草、黄花、香树叶、牵藤草等)。待钵中的东西捣成碎泥,茶便擂好了。然后,用一把捞瓢筛滤擂过的茶,投入铜壶,加水煮沸,一时满堂飘香。品擂茶,其味格外浓郁、绵长……据说擂茶有解毒的功效,既可作食用,又可作药用;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又一说,擂茶源于中原,盛于长江中下游。
擂茶在汕尾市地区最为盛行,分为三个茶段:早上(9:00-11:30)
下午(3:00:-4:30) 晚上(8:30—11:30)晚茶,在这个三个时段汕尾每家每户基本都在喝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