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宓魏文帝曹丕的妻子,魏明帝曹叡的母亲。甄宓聪慧美丽、出身高贵本应有一个完美的人生,因为她的丈夫和儿子都是至高无上的帝王;然而她的命运却十分坎坷,她两度嫁人,在中年时又被帝王丈夫冷落后被赐死,所以她的人生实则悲惨。
甄宓在闺中的时候就因才学出众,姿容俊美而传遍乡里。后来袁绍为次子袁熙娶之为妻。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领军攻打邺城,袁绍家人被俘,甄氏因为容貌超群,被曹丕纳为正室甚得宠爱,甄宓相继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曹丕称帝后移情别恋,宠爱郭女王、李贵人、阴贵人。被冷落的甄宓无限悲伤,于是以诗传意想挽回曹丕的心,结果曹丕看了大为震怒,于是派人赐死甄宓并葬于邺城。
01、
甄宓中山郡无极县人,今河北无极。她出身豪门望族,祖辈世代为官。她的父亲甄逸曾任上蔡令,母亲张氏为甄家生有三子五女。所以甄宓生活在一个非常幸福的家庭里。
只是在甄宓三岁那年父亲甄逸突然去世,给这个幸福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影。
甄宓自小就喜欢读书,并且很能领悟书中的意思,她还经常到哥哥的书房里练字,那副认真的样子让哥哥忍俊不禁,曾笑她说道:女孩子应该认真学习女工才是,读书练字对你有什么用,难道你想做女博士不成?
甄宓听后则一本正经的说:古时候贤德的女子,都要学习前人成败的经验,以此来警示自己的。不读书用什么来借鉴呢?
八九岁的甄宓能说出这样的话,家人认为这个孩子聪慧异常、异于众人绝非平庸之辈。
相士刘良也曾为甄宓看过相,说她将来贵不可言,能诞下天子。
也许是因为甄宓美名在外的缘故,建安年间袁绍为他的次子袁熙聘娶了甄宓为妻。后来袁熙任幽州刺史,甄宓便留在邺城侍奉婆婆。
02、
甄宓原本以为会和袁熙共同生活一辈子,然而建安九年曹操领军攻打邺城俘获了袁绍的家人。甄宓由于美貌绝伦被曹操之子曹丕看中纳入后宫。 甄氏嫁给曹丕后非常得宠,先后 生下儿子曹叡和女儿东乡公主。
甄宓心地善良,性情温柔,对婆婆卞夫人尤为孝顺。一次曹操出征,随行的卞夫人在途中生病。甄宓听说后很担心婆婆的身体,因无法在身边照顾,急得常常偷偷哭泣。直到接到卞夫人康复的消息她才放下心来。
等着卞夫人回到邺城的时候,甄宓早早去迎接,看到婆婆的那一刻,甄宓悲喜交加眼里噙着泪花。周围的人见了无不感动,卞夫人握着甄宓的手由衷的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自从甄宓嫁给曹丕,两人一直是琴瑟和鸣,感情浓厚;然而随着曹丕称帝,身边有了更多的女人,有了足智多谋的郭女王,有年轻貌美的李贵人和阴贵人......
年级渐长的甄宓备受冷落,心绪烦乱。想起昔日的浓情蜜意,再看目前的清冷处境,甄宓无限哀伤,心情郁闷,于是以诗传意写下《塘上行》以期能让曹丕回心转意。诗文如下: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这首诗里有爱恋,也有幽怨,曹丕读后没有看到爱,只看到了怨,于是大为震怒。此时深受宠爱的郭女王察言观色,建议曹丕赐死甄宓。果然曹丕遣使者将甄宓赐死,甄宓时年38岁。
03、
曹丕称帝后,本来在立皇后一事上,君臣就有分歧,大臣认为甄宓出身高贵有母仪之风且是正妻,她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而曹丕却想立他所宠爱的郭女王为后。
此时甄宓被赐死,郭女王少了竞争对手,于是她很顺利的登上了皇后之位。
甄宓死之前本将曹叡托付给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抚养,但曹丕却将曹叡交给郭女王抚养。郭女王对待情敌的儿子倒也视如己出,尽心尽力的培养教育,可谓是一位非常称职的母亲。郭女王的真心付出渐渐感化了曹叡,母子俩相处的非常融洽。
但养母对他再好,他还是思念自己的母亲。所以曹叡即位后,就追尊母亲甄宓为文昭皇后并以三牲之礼到甄后陵墓祭祀,又专门为她修建寝庙。
魏明帝曹叡对母亲的死其实一直耿耿于怀,曾数次哭泣着向养母郭女王追问母亲的死因,郭女王总是避而不答,这让曹叡疑虑重重。不过后来他还是知道了真相,于是打算替母亲报仇。
史书《魏略》是这样记载的:郭贵嫔进谗谮害甄氏,甄氏死之前将曹叡托付给曹丕的另一位妃子李氏。等到曹叡继位,数次向郭太后询问母亲死状,郭太后因此忧惧暴崩,这时李氏才向明帝说明甄氏是被郭氏构陷而死,明帝哀痛不已,使人也被发覆面的殡葬了郭太后。
所以在曹叡的逼迫下,郭太后没有选择唯有自尽。明帝曹叡终于为母亲报了仇。
甄宓因貌美被帝王宠爱,因色衰而被帝王冷落,最后因她人的谗言又被帝王赐死,她的命运可谓一波三折。
虽然聪慧贤良,虽然姿容绝伦,但最终却难逃被帝王嫌弃的命运,一代才女就此香消玉殒,实在可悲可叹!